【芝加哥侨学网编译】2015-2016期间,大芝加哥地区人口减少近2万人,成为全美十个大都会地区唯一人口减少的地区,这也是大芝加哥地区连续第二年人口减少。高税收、州政府财政预算僵持、治安、气候、失业率导致居民持续搬离芝加哥,被认为是人口减少的原因。
据本周四人口普查局公布的资料,包括芝加哥周边郊区的芝加哥大都会地区,2016年居民人口减少了19,570人。2015年大芝加哥地区人口减少11,324人,是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人口下降。大多数人口学家们认为,未来大芝加哥地区人口还将继续下降。
1991-2016芝加哥大都会地区人口增减图 (Chicago Tribune )
全美十个大都会地区人口增减图 (Chicago Tribune)
据人口普查局2016年公布的数据,2014到2015年期间芝加哥市区总人口减少近3000,而休斯顿市则增加了4.3万,十年后休斯顿有可能取代芝加哥成为全美第三大城市。
近年来,包括芝加哥在内的库克郡(Cook County),乃至整个伊利诺伊州,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在包括芝加哥在内的库克郡,2016年总人口减少21,324人,也是全美各郡县中人口减少最多的地区。整个伊利诺伊州,2016人口减少37,508人,是全美人口减少最多的州,而且这已是伊州连续第三年出现人口减少。
人口普查局资料显示,2016年伊利诺伊州的总人口约1300万人,芝加哥市区总人口约270万,包括周边郡县的大芝加哥地区总人口约为950万。
Lake View 社区一对准备搬到丹佛市的年轻夫妇 (Chicago Tribune)
大批居民用脚投票
新迁入人口与自然增长人口,无法弥补搬离的人口,是芝加哥、库克郡乃至伊利诺伊州的人口下降的原因。人们用脚投票搬离大芝加哥地区,主要原因包括高税收、伊州严重财政问题、犯罪与治安问题、气候、失业率这些因素。
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搬离库克郡的居民总人数6.6万,芝加哥周边郡县则约有2.3万居民搬离。自1990年代以来,芝加哥地区的人口增长一直都依靠不但增加的墨西哥移民,2007年后芝加哥地区的墨西哥新移民就持续减少。
大批搬离芝加哥地区的居民,都选择“阳光州”为新的家园,气候温暖的德州、亚利桑那州、佛州成为他们的目的地。这一趋势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所放缓,但近年来又成为明显趋势。搬离大芝加哥的居民们,看重的是南部、西部地区的气候,更为便宜的房价,还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在芝加哥大都会地区人口减少的同时,德州达拉斯大都会地区(Dallas-Fort Worth- Arlington)增加了14.3万人,休斯顿大都会地区增加12.5万,凤凰城增加了9.4万,亚特兰大地区增加了9.1万人。
人口减少将导致税赋加重
人口的减少趋势,从长期效应看,就是剩下居民的税收负担进一步加重。分析指出,联邦政府、州政府的各种拨款经常是以一个城市的人口为依据,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公立学校运营资金等方面的拨款,都是以未来人口的增长预期为基础。如果未来的人口不增长,剩下的城市人口就不得不承受更重的税收负担。
芝加哥地区的人口虽然出现连续第二年的减少,但仍有专家持不同看法,也存在值得关注的新现象。人口专家帕若指出,尽管2015-2016期间芝加哥地区人口减少了近2万人,但2012-2013期间却几乎增长过2万人,因此这是算是扯平了。
黑人人口减少最为显著
按族裔因素区分,搬离大芝加哥地区人口以黑人为主。2014年至2015年期间,库克郡共有9000多名非裔居民搬离。而从2000年到2014年的十五年中,芝加哥市总人口虽然减少了17.5万,但人口的增减却存在截然不同族裔分布。在此期间,芝加哥市黑人人口减少19万,降幅高达19%,同期,白人人口略降4%,拉丁裔人口略增4%,亚裔人口却增长24%。
城南Englewood 社区,人们在悼念帮派枪击案被误杀的无辜儿童
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分析显示,2000年至2014年期间,大批黑人居民持续搬离城南社区,是芝加哥市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芝加哥论坛报》曾撰文指出,受日益严峻的暴力犯罪及就业因素影响,黑人中产阶级、精英阶层选择搬离芝加哥。长远来看,这会带来不利的连锁反应,让芝加哥城南社区失去了税收来源、技能与政治影响力,让当地社区孩子们看不到人生楷模,病入膏肓的城南社区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变得渺茫。一项最新社区调查发现,芝加哥市20岁到24岁的黑人青年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处在失业或“没有上大学”的状态。
反映芝加哥市人口增减态势的统计图, (DNAinfo Chicago 图片)
市中心人口逆势增长
2000年到2014年芝加哥市总人口虽然减少了17.5万,但在总人口下降的同时,市中心人口却是大幅增长,特别是亚裔人口更出现最高超过700%的爆炸性增长。在市中心最核心的内环区、北环区,亚裔已成为仅次于白人的第二大族裔。(Source: Chicago Tribune, DNA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