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使团



文章来源:华博会   时间:2010年02月10日 点击:11768 次 评论: 621

 

1906年1月19日至22日,晚清政府户部右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率领的使团抵达芝加哥访问。图为使团受到当时芝加哥市长Dunne等政要的欢迎。

当年晚清政府为求改革,做出著名的“五大臣出洋”决策,旨在“同国际接轨”,学习西方的社会机构以及工业发展的先进科技。由戴鸿慈、端方率领的使团访问芝加哥,就是 “五大臣出洋”(1905-1906)历史画卷中的一幕。

在访问芝加哥期间,大清使团访问了芝加哥市基督教学校,工厂,孤儿院,“现代化的”屠宰场等。大清使团访问期间,下榻在Auditorium Annex (如今位于Michigan大道上的Congress Hotel)。使团受到到当年旅居芝加哥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并举行了盛大宴会。

 

戴鸿慈、端方以及其他出访大臣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君主立宪制度的好处,比如可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但主张“实行之期,可宽立年限”,妄图借“立宪”之名缓和国内矛盾,防止革命,使清皇位永固,故而颇受慈禧赏识,决定采纳施行。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但清政府的立宪方案是渐进式的,需耗时9年。历史不容等待,1911年满清政府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

访问过芝加哥的前清重臣戴鸿慈,死于1910年,戴鸿慈著有《出使九国记》。

图为戴鸿慈在《出使九国记》中对访问芝加哥的描述片断

戴鸿慈,光绪二年(1876)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礼部、户部侍郎,法部尚书,经筵讲官、参预政务大臣,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少保等职。1905年,清政府为应付蓬勃兴起的立宪呼声,特遣大臣到欧美考察政治,即著名的“五大臣出洋”。户部右侍郎戴鸿慈为五大臣之一,出使美、英、法、德和丹麦、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欧美考察后,使戴大开眼界,认为中国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因此,极力主张以立宪政体代替专制政体。改刑部为法部,戴首任尚书。他还提倡中国要富强,必须“固边疆”、“振兴实业”及开矿、兴学、修铁路等,是清末具有一定的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据《南海县志》载:“清朝二百余年来,吾粤由军机入相者,惟鸿慈一人。”

 

随同戴鸿慈访问芝加哥的湖南巡抚端方,于1911年被刺杀。图为1906年端方同美方人士在下榻的宾馆(如今的Congress Hotel)前留影。

 

 


在线人数:565 游客人数:445 注册用户总数:3838 论坛法规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chineseofchicago.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c)2004-2012 chineseofchicag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