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伊州理工學院(IIT)台灣同學會主辦的「芝加哥建築之旅」,今年進入第11屆。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100年,今年的建築之旅以「台灣百年脈動—芝加哥百年建築」為主題,並首次採行水陸雙向導覽,參與人數再創新高,突破350人。
2011年建築之旅首次結合水路和陸路雙向導覽。伊州理工學院台灣同學會會長路智雯 (右一)等工作人員和遊船解說員合影
伊州理工學院台灣同學會會長路智雯日前在活動中表示,過去十年,在伊州理工學院台灣同學會學長們的努力下,「芝加哥建築之旅」參加人數從第一年舉辦的45人,到去年突破300人,今年更衝破350人。
這個活動不僅讓初到美國求學的台灣留學生體驗芝加哥建築之美,更凝聚台灣學生之間的情誼,也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參與。今年建築之旅參與者來自中西部多所大學,其中伊州大學芝加哥校區有108人參與,陣容龐大,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也有20人遠道而來。
路智雯和行前簡報的主持人林克揚,特別感謝活動指導單位、駐芝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組長陳幗珍,以及連絡人陳蕙芬的支持和協助。
陳幗珍向建築之旅工作團隊致意,感謝多位專業建築師拔刀相助,讓建築之旅能夠成功舉辦。
今年建築之旅特別結合「台灣百年脈動—芝加哥百年建築」的主題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透過文字、圖片、影像,介紹活動主題的行前簡報,由資深講師康世謙、黃春輝、杜翰堂、賴韋如、鄭建科、高瑋等十多人,分別從不同層面進行詳盡生動的解說。
就在芝加哥1933、1934年盛大舉行芝加哥博覽會後,1935年10月10日到11月28日為期50天台灣博覽會,也在隔著美洲大陸及太平洋的台灣登場,吸引280萬人參與。
相較建於1923年芝加哥論壇報大樓有著尖塔、飛扶壁的新歌德式建築,建於1916年、位於台北的濟南教會的外觀,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上述芝加哥和台灣百年歷史及建築的關連,均在這次建築之旅中得到驗證。
接下來的市區導覽,首度嘗試結合水路以及傳統步行路線進行,讓參加的同學們從不同角度,體驗芝加哥建築之美。當天風和日麗,參與者分成兩梯次乘船,由專業導覽介紹芝加哥運河兩岸建築的歷史和特色,並分成小組,分別由中文講師帶領大家漫步芝城街頭,在飽覽芝城大樓風光的同時,學習到許多建築知識。
活動從中午展開,一直進行到下午6時半結束。一如往年,全部活動在大家齊聚千禧公園進行有獎問答後結束。(世界日報 陳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