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侨学网述评】拉斯维加斯枪击惨案发生后,枪支管控议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其典型代表,当属芝加哥市长伊曼纽与川普政府的口水战。而在美国,每一次伤亡惨重的枪击案之后,控枪话题都一段时间的会成为舆论热点,而风头过后,一切依旧。枪支管控问题,是联邦体制下的一个无解议题。
拉斯维加斯枪击惨案凶犯使用的A15步枪,属“攻击性武器”,全美只有六个州禁止
拉斯维加斯惨案之后,川普政府又拿芝加哥说事
芝加哥市长呼吁全美控枪
白宫把芝加哥当“反面典型”
本周二,川普政府再次暗示严格的枪支管控并不会防止类似拉斯维加枪击惨案的发生,芝加哥市长伊曼纽则指出,川普政府应该在全美推行枪支注册管理制度,防止类似惨案再发生。
对于芝加哥市长的言论,川普政府反而嘲讽芝加哥市的枪支管控“全美最严格”但枪击案却是全美第一。白宫新闻官萨拉哈克比(Sarah Huckabee)针锋相对作出回击,指出芝加哥有着“全美最严格的枪支管控法律”,但芝加哥的枪击案却是全美臭名昭著,去年就有4000多芝加哥居民成为枪击案的受害者。
为了回击来自白宫的嘲讽,芝加哥市长拿“邻居”说事。
市长指出,芝加哥市的违禁枪支大部分都来自管控不严的印第安纳州、威斯康辛州。芝加哥市的枪支管控法律与纽约市、洛杉矶市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与纽约相邻的新泽西州、康州均有类似纽约市的严格控枪法律,而与芝加哥相邻的印第安纳州、威斯康辛州却是控枪不力。在川普政府,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正是印第安纳州前州长。而联邦政府的第三号人物、国会议长保罗莱恩(Paul Ryan),则是威斯康辛州的联邦参议员。
“如果你想要一支枪,你只要开车越过州界到达印第安纳即可,在那里你可以买到任何你想要的枪支”,伊曼纽市长说,“这正是需要全美枪支注册制度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帮派分子、犯罪分子拿到攻击性武器。”
2014年发布的芝加哥枪支犯罪研究报告显示,芝加哥市内大部分的违禁枪支都是来自外州。因此,市长认为应该全美各州都应该推行支管理法律,而这正是川普联邦政府的责任。
全美各州各自为阵
枪支管控大打折扣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凶犯使用AR15步枪(M16民用版)属于攻击性武器。所谓攻击性武器(Assualt Weapon),联邦司法部的定义为拥有大容量弹夹、被设计用于快速开火和战斗所用的半自动武器。联邦与各州的法律具体解释会有所不同,但通俗来讲攻击性武器就是被设计用来高效杀人的武器。
1994年起,美国联邦政府在全美推行攻击性武器禁令,但此法令在2004年失效,其后并未继续实施。自2004年以来,是否禁止攻击性武器的议题,完全由全美各州自行决定。
目前,全美只有六个州(加州、纽约州、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康州、马里兰州)和华盛顿特区禁止攻击性武器。这种情况下,犯罪分子、精神怪胎们即便居住在这六个禁令州,他们也可以跑到其他合法销售攻击武器的州买到一把高效杀人武器,比如AR15。各州执行程度不一的控枪法律,这正是伊曼纽市长把芝加哥黑枪泛滥归咎于“邻居”们的原因。
公民拥枪是宪法权利,美国又有着传统的枪支文化,全面禁枪是不可能的,而各州控枪法律又程度不一,因此犯罪分子,精神怪胎们要购买“高效杀人武器”总会有渠道弄到。
坏人们总能弄到枪,好人们怎么办?这种情况下,民众的心理就是拥枪。对大多数人而言,需要用枪自卫的情况可能一辈子都碰不上,但有枪带来了安全感,达到了恐怖平衡(事实上,世界格局也就是恐怖平衡)。这种恐怖平衡是有效的,比如在美国擅闯民宅的后果是极有震慑力的。
全美各州枪支管控情况(颜色越深,管控越严格)
全美各州的枪支管控情况
《华盛顿邮报》曾以五类枪支管制法律为标准,对全美各州的枪支管控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这五类法律包括:1,是否禁止攻击性武器。2,是否禁止高容量弹夹。3,是否禁止高危人群(有犯罪记录、有精神病史)拥有枪支。4,是否禁止有家庭暴力犯罪记录的人拥有枪支。5,是否对购枪者进行强制性背景调查。
同时施行上述五类法律的州被认为是枪支管控最严格的州,没有施行上述任何一种法律的州被认为是枪支管控最宽松的州。这番比较发现:
全美枪支管控最严格的州只有六个:加州、纽约州、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康州、马里兰州,外加华盛顿特区。全美国只有这些地方禁止攻击性武器,其他各州都可以合法销售、转运、拥有攻击性武器,包括拉斯维加所在内华达州。
全美枪支管控最宽松的地方是爱达荷州(Idaho)、蒙大拿州(Montana),这两个地广人稀的州,没有任何枪支管控法律。其他各州则处在两个极端之间。
在枪支管控最严格的东西海岸,死伤惨重的枪击至今历历在目,而在精神病人都可以拥枪的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却还没有因为枪击案上过全美头条。从表面上来看,这的确是违背逻辑的。
芝加哥所在伊利诺伊州,同时施行三类枪支管控法律。与芝加哥相邻的地区,印第安纳州属于最宽松的地方,只施行一种枪支管控法律。芝加哥以北的威斯康辛州则只施行两种枪支管控法令。(Source: DNAinfo, Washington Post)